业界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2013-08-01
  •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1)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

    (3)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3、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二、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1、原则和技巧

    (1)及时处理。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4)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如父母亲的关心、朋友的支持等,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当然,同时也需要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

    (5)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6)培养自主能力。实际上,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面对和克服危机能力的过程。

    2、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这样既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阻止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又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伤害。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三、行为治疗模式

    1、行为治疗模式以三种学习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2、行为治疗模式的五种治疗技术:

    (1)放松练习。要求服务对象通过身体的放松舒缓生理和心理的紧张。

    (2)系统脱敏。按服务对象的担心和害怕程度,由低到高依次让服务对象做放松练习,直到消除所有的担心和害怕。

    (3)满灌疗法(又称快速脱敏法)。是从服务对象最害怕的开始,迫使服务对象直接面对最担心的处境,经过不断重复,让服务对象对害怕的处境变得习以为常。

    (4)厌恶疗法。让服务对象的不适应行为与某种厌恶性反应建立联系,迫使服务对象体会到不愉快的经验并逐渐放弃不适应的行为。

    (5)模仿。首先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示范需要学习的行为让服务对象观察,然后让服务对象练习需要学习的行为。

    3、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

    (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

    (3)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对于了解行为治疗模式的服务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人本治疗模式

     

    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

    (2)自我概念。认为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依赖周围他人的价值标准,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与自己的真实需要发生冲突。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服务对象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

     

    2、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有提供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全身心地与服务对象交流,才能为服务对象创造和谐、信任、宽松的辅导环境,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等三项充分必要条件。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认为借助具体的个案辅导过程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服务对象体会此时此地的各种内心冲突和不安,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发挥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